跳至內容

特色計劃
「戶連社」共建東涌安善社區計劃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執行機構 東安健社會服務基金有限公司
計劃推展期 2012年5月4日至2014年5月13日
對象 東涌逸東邨、富東邨及裕東苑居民
推行地區 離島區
主要協作夥伴 房屋署、香港警務處、鄰舍輔導會東涌綜合服務中心、香港消防處、逸東邨及富東邨互委會、大嶼山發展聯盟、離島婦聯、新生精神康復會及離島區家長教師聯會、區議員及醫療輔助隊等
資助金額 $1,640,000
目的
  1. 發掘和結合個人及社會資本,透過凹凸互補及角色轉化的策略,提升個人的技能及建立新身份認同。
  2. 建立「戶、連、社」支援網絡,發掘及訓練地區領袖成為「連長」或「社長」,關心鄰里,建立緊密關係,為區內居民提供服務。
  3. 建立「官、商、民、學」跨界別協作,連繫社區主要的持份者,運用每個界別的專長和網絡,發揮凹凸互補精神,合力支援社區需要,建立一個鄰里互助的「安善社區」。
推行策略
  1. 「官、商、民、學」跨界別協作:房署、社署、警民關係組、屋邨物業管理公司、互委會、業主立案法團、學校及地區組織等,發揮每個界別獨有的網絡和專長,提供有關安善專案之訓練,共建和諧、安善、互助互愛的社區。
  2. 「戶、連、社」支援網絡策略:以住戶作為基本單位,將類似家庭背景的住戶結為一「連」,再把五個「連」結為一「社」,並招募婦女、退休人士等作為核心義工,培育他們成為「連長」或「社長」,聯繫及支援有需要的居民,促進逸東邨、富東邨及裕東苑不同背景和階層的居民互相鏈接,建立互助網絡。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東涌在九十年代開始發展,現時人口約有八萬人注1。發展初期,在本港房屋政策帶動下,大量外來人口遷入東涌區(包括富東邨、逸東邨及裕東苑等屋苑);當中大部份為年輕核心家庭,對東涌的社區並不熟悉,鄰舍之間亦缺乏認識,以至許多居民即使遇到生活問題,亦未必懂得運用區內的資源,和尋求解決方法。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跨界別協作,建立安善共融社區

有見及此,東安健社會服務基金有限公司 (下稱「東安健」) 便構思了一項鄰里支援網絡計劃──「戶連社」共建東涌安善社區計劃,在基金資助下於2012年開始推行。目的是透過鏈接「民、官、商、學」跨界別的合作,推動多個政府部門、社會服務機構、屋邨互助委員會、學校、家長教師會及區議員等持份者,為計劃訓練社區領袖,裝備有潛質的義工成為「安善大使」、「連長」及「社長」,讓他們學習良好的人際溝通、家訪及策劃活動技巧,負起連繫住戶的工作。計劃並致力促進逸東邨、富東邨及裕東苑居民的交流和互信,發揮網絡支援的優勢,幫助有需要的居民,在社區中營造「同一屋簷下」的感覺,建立一個安善共融的社區。

以戶、連、社為單位 建立居民戶戶結連

計劃其中一項特點是採用瞭如梯隊般的連繫方式,由居民自發地組成「戶、連、社」網絡,以住戶為基本單位,五「戶」為一「連」,由「連長」聯繫;五「連」為一「社」,由「社長」連繫。「社長」會統籌「連長」及義工,探訪較被動的有需要家庭,把樓宇中的住戶聯繫起來。計劃並爲有需要家庭作出配對,把相似類別的住戶鏈接一起,例如:幼兒家庭配對幼兒家庭、少數族裔配對少數族裔家庭,有系統地建立「戶與戶」及「連與連」的關懷互助網絡。「連長」和「社長」會接受社區領袖訓練,完成訓練後,不但能加強他們個人的社會資本,關顧有需要家庭;而且他們能自行定期籌辦各社之間的聯合活動和聚會,加強連繫各「社」的住戶,支援社區的需要。計劃更獲得房屋署屋邨辦事處的協助,把資訊有效地傳遞給新遷入的住戶,鼓勵他們參加計劃內配對「連長」或「社長」的支援網絡,投入社區。同時,計劃亦鼓勵區內的家庭主婦、退休人士和互委會委員等參加「安善大使」訓練,善用他們於區內的人際網絡,辨識有需要的居民,以便及早提供適切服務或作出轉介。此外,計劃還舉辦安善社區學堂,招募擁有不同技能、經驗的地區人士成為義務導師,舉辦不同文娛康樂活動,傳授技能及分享經驗,達致助人自助的理念。目前,計劃已成功連繫180戶,建立了40連和8社。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新身份 肩負長者安善大使的角色

翁愛秀女士是計劃的「社長」之一。她本身是逸東邨德逸樓互委會主席,關心社區及熟悉附近的居民。參與計劃後,她先後接受「安善大使」及社區領袖訓練,進一步發揮其人際網絡與組織能力,帶動居民關懷雙老家庭,進行家訪或電話慰問。此外,她與其他社長一同為居民籌組活動,包括與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合辦低碳節能環保生活活動和舉行8社的聯合烹飪比賽等,促進居民交流和對社區的歸屬感。

另一位計劃參與者何寶玲女士,則由受助者轉化為助人者。她是一位印尼華僑,初搬入東涌時很不適應,因當時東涌的社區和交通設施均未完善,鄰居都是新遷進來,互不相識;加上她的廣東話不流利,害怕與人溝通,因此除了在星期日參加教會活動,她幾乎足不出戶。直至教會及離島婦聯介紹她參與計劃的「連、社」安善社區學堂,她了解到自己可以藉著烹調印尼小食來結識街坊,才慢慢敢於開放自己,主動認識社區及與鄰居建立關係,後來更接受「安善大使」訓練課程,成為計劃義工。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結合「官、商、民、學」力量
督導委員會促進跨界別協作
承托社區需要

計劃與關鍵協作夥伴,組成計劃督導委員會,定期開會共同商討及迴應社區需要,為計劃導向及籌劃符合居民需要的活動專案,體現「民、官、商、學」的跨界別協作: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民──計劃與東涌安全健康城巿督導委員會持份者在地區工作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係,彼此建立共同目標,達至優勢互補,互助及互惠,又與不少地區組織如北大嶼山醫院、離島區議員、東涌居民聯會、紫荊花婦女會、健樂會及聚賢社等合作舉辦不同型別的社區活動;

官──為加強居民認識社區資源,與「香港警務處警民關係組」合作推行「銀鶚計劃」、社區巡邏工作坊等,由前線警察與居民分享地區安全知識,提升安善大使、樓長及社長對地區安全的意識。安善大使張秀琪女士表示,在「銀鶚計劃」中曾與警方合作組織巡邏隊,巡邏社區黑點,令她更認識和關心自己的社區。大嶼山警民關係組的蔡嬈儀警長則認為,透過與計劃合作,令警方更加了解居民的需要,亦可以透過安善大使得知一些地區「情報」,達致互惠互利之效果。此外,計劃還曾與職安局合作舉辦肌肉勞損及精神健康工作坊及與東涌消防局於學校舉辦走火警演習等;

商──在督導委員會領導之下,計劃鏈接了大嶼山發展聯盟(成員包括亞洲國際博覽館、昂坪360、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等),共同商討如何解決東涌居民就業的需要,並舉辦大型招聘會,協助居民當區就業;計劃亦曾與機場管理局合辦「東涌社區發展交流會」,由機管局向居民介紹機場運作及發展等,令居民更了解和熱愛社區;

學──與區內逾十間中、小學及幼稚園鏈接,推動區內青少年及小朋友參與社區事務及計劃活動,做好跨代結網工作。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美化海濱長廊 提升地區凝聚力

計劃至今已累積與超過50多個民、官、商、學組織及團體共同協作,互補優勢,在區內合辦多元活動,如親子、環保、招聘會等活動,提升社區的凝聚力,擴闊居民視野,發揮互助互愛精神。本年初更舉辦「家是東涌」美化海濱長廊活動,得到43個政府部門、企業、機構、團體、學校、家教會及家庭支援及協助,在逾500名男女老少的居民及企業義工一個多月的努力下,完成500米長的海濱長廊美化工程,不但彰顯了跨界別的合作精神,更促進了跨階層、跨代及跨種族的協作,提升地區凝聚力。

計劃的資助期在今年五月完結,但計劃內的一群安善大使、連長和社長已經互相連繫起來,透過不同的自務隊伍,包括「東涌10like結伴行」小隊、「東涌愛笑俱樂部」及「好人好事義工隊」等,繼續把笑聲及人情味發放到東涌每個角落。

注1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


成立計劃督導委員會 (民、官、商、學)


逸東邨及富東邨互委會


香港消防處、房屋署、香港警務處


康業管理公司、亞洲博覽館、中華電力限公司


靈糧堂怡文中學、東涌天主教學校

社區領袖訓練計劃
• 訓練居民/大使人際溝通、家訪及策劃活動技巧,裝備成為「樓長」或「社長」,關心居民需要
• 鼓勵社區(社團)領袖、青少年學生、家庭主婦、退休人士、互委會委員、法團管委會委員或地區專才定期關心鄰里,了解居民需要
「安善大使」訓練計劃
• 提倡安全及健康社區訊息
• 協作夥伴協助訓練(防火知識、防罪知識)
• 熱心及出色之安善大使會成為「樓長或社長」
社區及專題活動
• 協作夥伴舉辦專題式活動,例如推動精神健康生活、招聘會及環保生活等活動
• 鏈接「戶連社」家庭,提升社區的凝聚力,擴闊居民視野,提升社區參與,鞏固鄰里關係
「連、社」安善社區學堂
• 協作夥伴派出義務導師,為安善大使舉辦充能課程
• 發掘區內長者、婦女及青少年強項,促進跨代交流及角色轉化
樓長/社長
逸東邨、富東邨、裕東苑
五戶為一連、五連為一社
建立「戶、連、社」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