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概念及有關理論
什麼是社會資本?
根據世界銀行、不同的國際學術研究結果及基金的計劃推行經驗,社會資本是指一些制度、關係和標準,社會的互動質素及頻率就是憑這些制度、關係和標準而形成。社會資本包括社會規範(個人態度及社會價值觀)、網絡和制度。
具體來說,六項社會資本範疇包括︰(1)社會網絡;(2)信任和團結;(3)互助和互惠;(4) 社會凝聚和包容;(5) 社會參與;及(6)資訊和溝通。
社會資本理論
在學術界中,著名的社會資本理論學者主要包括皮埃爾·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詹姆斯·科爾曼 (James Coleman)及羅伯特·普特南 (Robert Putnam)。當中,皮埃爾·布迪厄及詹姆斯·科爾曼理論主要研究個人層面的社會資本,而羅伯特·普特南則從社會層面出發。
皮埃爾·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的社會資本理論
皮埃爾·布迪厄(1977,1980,1986,19901)的主要研究範疇是社會階級再生產 (Reproduction)。對於布迪厄來說,階級再生產不僅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而且可以以社會階級關係(即社會資本)及文化知識(即文化資本)傳承過程來解釋(Bourdieu 1986; Bourdieu and Wacquant 19922)。根據布迪厄的說法,社會資本被定義為在持久而相互認識的網絡聯繫中的潛在資源(Bourdieu 1986:249)。布迪厄更指出一個人所擁有的社會資本數量取決於其對外界可動員的網絡連繫的規模,而有關的網絡連繫受其經濟或文化資本 (economic or cultural capital) 所影響(Bourdieu 1986)。布迪厄(19843)指出,文化資本在不同群體中有不同分佈,而此與階級區別有直接的關係。當中,布迪厄(1977,1980,1986,1990)和克魯克 (Crook)(19974)都表示教育可以影響文化習俗。通過正規及非正規 (例如父母的教導) 教育,不同階級人士獲得不同類型及層次的文化資本,例如:上大學的人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古典音樂;支配階級將其文化資本(例如高級舉止和生活方式)傳遞給其子女等。通過此文化資本的傳遞,社會的階級關係 (即社會資本) 得以再生產,其經濟資本能得以維繫。
但是,一些學者(Alexander 1996;Jenkins 19925)認為,布迪厄的理論是還原主義 (Reductionism),因為它把經濟資本視作為所有其他資本的來源和最終交換形式。另外,戈德索普(Goldthorpe 19966)亦指出布迪厄把人類行為都歸因於利益關係中。施華茲(Schuller 20017)指出此導向是有其限制的,因為在此導向下,所有社會資本的聚集最終都成為階級及社會不平等的問題。
詹姆斯·科爾曼 (James Coleman) 的社會資本理論
與布爾迪厄一樣,科爾曼(1988,19908)也將社會資本視為一種個人資產,以及集體資源。但是,與布爾迪厄不同的是,對科爾曼而言,社會資本是存在於社會結構中,它是從關係中獲得即時或潛在的資源,並促進個人在結構內進行活動,從而獲得利益(1990)。當中,人們為了能在活動中獲得利益,他們會通過互動,以進行資源的交換和轉移。這些互動的社會關係構成了社會資本的基礎。
此外,社會資本具有生產性,即社會資本具有明確的工具性目的 (Instrumental purpose),個人運用社會資本以達到特定的目的,因此社會資本必然在社會出現,並需要嵌入社會結構中。正如科爾曼所言,社會資本是指社會關係結構中的資源,包括人際關係和機構聯繫(例如家庭,學校,工作和社區環境)。人們通過這種互動的社會關係或網絡來獲取各種政治及經濟信息及資源,以提高其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因此,擁有愈多社會網絡的人,其在社會中的社經 (社會及經濟) 地位亦愈高。但是,與布爾迪厄不同,科爾曼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結合機制 (A bonding mechanism),讓不同的人連結在一起,用於社會結構的整合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Coleman,1988,1990)
最後,科爾曼亦指出社會資本被視為一種公共物品 (A public good),即個體於網絡關係內 (例如家庭或社區的關係中) 的貢獻會使整體社會/組群受益(Coleman 1988,1990)。但是,正如許多學者(Fraser and Lacey,1993; Molyneux,2002;Tonkiss,20009)所指出,科爾曼較少關注社會資本與結構性不平等和權力關係的分析。
羅伯特·普特南 (Robert Putnam) 的社會資本理論
普特南(1993a,1995,200010)採納了科爾曼提出的所有理論原則,並擴展到從政治學角度分析社會層面的社會資本。對於普特南而言,社會資本指的是“社會組織的特徵,例如網絡,規範和信任,它們有助於採取行動與合作以實現互惠互利”(1993a:35)。普特南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可以促進人際合作的元素。普特南以民主社會的自願組織 (Voluntary associations) 作為例子說明其觀點的運用。他認為,自願組織是一種公民參與 (Civil engagement),此種參與能促進及增強群體內人與人之間的規範和信任,最終產生和維持集體福祉 (Collective well-being)(Putnam 1993a,1995)。
根據普特南的論點,自願組織促進人與人之間橫向聯繫,並產生信任。這種信任亦為互惠 (Reciprocity)、社會網絡 (Social networks) 和自願組織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當中,信任、互惠和自願組織之間存在一個循環:信任創造互惠和自願組織;互惠和自願組織加強並產生信任(Putnam 1993b:163-18511)。同時,普特南特別將信任及其伴隨的互惠與公民參與聯繫起來,以此作為公民社會實力的指標 (As an index of the strength of civil society)。簡而言之,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 (特別是通過參與自願組織) 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普特南認為,社會資本是對民主力量的直接評估,並且可以成為反映社會、政治和經濟繁榮的工具(1993a,1995,2000)。但是,一些學者(Portes 1998; Brucker 1999;Foley and Edwards 1999;Swain 200312)認為,社會資本與社會、政治和經濟繁榮之間因果關係的方向從未有準確及清晰地分析。此外,普特南亦未討論不同政黨和自願組織之間的衝突和內部權力結構,以及民間社會與政治社會(以及國家)之間的衝突。(Siisiäinen 200213)
社會資本的類別?
社會資本可以以不同形態出現:
- 認知性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in cognitive dimension) 涉及信念和看法。在社區層面上,這可以通過鄰舍之間的信任度、互惠和公民身份(例如:是否覺得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來量度。而在個人層面則可以對社區的感受來量度,如對社區的信任感、互惠的氣氛及歸屬感。(Putnam 200014; Uslaner 200215)
- 關係性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in relational dimension) 是指不同人士之間的關係。關係強度 (Granovetter 197316) 經常被用作量度單位(例如:關係接觸的次數及時間、關係內的互信互惠的程度、關係之間的凝聚及包容能力等)。而人際關係可以因應該些人士的社會背景分為以下兩類:
- 凝聚型社會資本 (bonding social capital) 是羣體內部現象,該些羣體是由背景相當近似的人士緊密地凝聚在一起而組成。這可從這一羣體的同質性、牢固的行為規範、忠誠度及排外性中反映出來。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由一小撮緊密連繫而需要互相支持的新來港家庭所組成的羣體 (Onyx and Bullen 200117; Putnam 2000);以及
- 搭橋型社會資本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是指向外面對及聯繫社會上不同羣組 (Putnam 2000) 而產生的社會資本 (例子:包括與一般朋友、同事及不同種族人士的社會聯繫)。
- 結構性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in structural dimension) 是指聯繫人和團體的關係、網絡、組織和機構 (Coleman 198818)。結構性社會資本可以通過對聯繫的密度和網絡的大小的分析來量度 (Bourdieu 198619)。Woolcock (200120) 更以連結型社會資本 (linking social capital) 加強描述此種關係的重要性:
- 連結型社會資本 (linking social capital) 是指把社會上不同人士和羣組與社會上具權力及有資源的人士和羣組連結起來。通過此連結,機構、社會,甚至國家內的文化、價值觀及制度可被改變。
發展社會資本的好處及缺點?
好處:
微觀層面 (例如個人及家庭) |
|
---|---|
中觀層面 (例如社區及工作單位) |
|
宏觀層面 (例如整體社會) |
|
缺點:
社會資本為個人、社會及國家帶來的影響未必是完全正面21,例如持相同理念群組的團結性太高,群組內出現「利他式自殺」(Altruistic Suicide)22及排他的情況的機會亦愈高。因此,如何善用社會資本是十分重要。
本文的英文版是來自提交給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論文的一部分。如需引用本文,請列明以下出處:
Chan, Chi Wai (2018) The Mental Health of Unemployed and Socially Isolated Middle-aged Men in Tin Shui Wai, Hong Kong.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Ess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