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同「深」協力



「初初我和街坊的關係很疏離,連他們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但自從一起參與計劃後,逐漸變得熟絡,大家『夾手夾腳』改善居住環境,成為好拍檔。」潘先生分享。

潘先生居住劏房已有14年,他坦言惡劣的居住環境令他十分壓抑,「環境擠迫、衛生惡劣、又多閒雜人經過,日日提心吊膽。」有次他收到一份居民問卷,從中認識《共抗、共防、齊建健康互助好社區》計劃(註),在「忍夠受夠」的心情下,他決定報名參與,希望為自己的「困境」找出路。

在計劃中,潘先生成為「居民關注組」其中一員,協助解決劏房住戶面對的各種問題。「我們先會逐家逐戶上門收集街坊意見,再一起『諗計仔』,討論及執行不同的改善方案。」要數最深刻的事,潘先生一臉自豪地説:「早前我們居民關注組與政府職員會面,向他們反映大廈工程引致的衛生及治安問題,並表達收集到的意見。自己讀書不多,沒想到也能夠發聲,為自己及街坊做一點事。」

計劃社工Oscar表示,深水埗是貧窮社區之一,區內存在不少劏房戶,計劃旨在連結劏房居民及區內不同的持份者,為居民建立支援網絡,持續關注和支援他們的需要。「要改善劏房的居住問題,居民的參與十分重要,因為他們才是『主角』,最了解當中的情況。推動他們參與,不但有助解決問題,亦可拉近他們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在生活上互相照應。」

雖然與理想仍有一段距離,但潘先生很高興有機會參與計劃,並對「安樂窩」有全新的體會。「以往我只會困在這間100呎的劏房,但現在與街坊變得稔熟,大家會打開門或在樓梯口『吹水』,就像大家庭一樣。原來『家』是否開心,並不只是住屋環境,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整個社區的氣氛。」

註:《共抗、共防、齊建健康互助好社區》計劃由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社會發展實踐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家庭互助網絡推行。

撰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先生
photo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