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包有包味



每逢星期一及五,陈女士晚饭后都有一个节目,就是到附近一家面包店收面包。

“步行要20分锺,我就当减肥。”陈女士笑说。她去收面包时,两个分别五岁及三岁的女儿就交给丈夫照顾。“老公唔得闲,我就带着她们两个去,等她们帮吓手。”

陈女士是新来港妇女,靠丈夫工作养活一家四口。后来街坊介绍她去民社 (注) 领取街市的剩菜,慢慢和一些妇女混熟了,大家都不想只是受惠,便加入成为“粮友大使”,帮忙收菜和面包,派发给有需要的街坊。

“很开心,一来自己和街坊都有得吃,省回不少钱;二来是环保,不会浪费食物。”

借着面包,陈女士一家人与左邻右里连系起来。“有位住在附近的婆婆,之前大家很少倾偈,后来我分面包给她,大家有了话题便不知不觉熟起来。”

面包可能只值十元八块,但对基层家庭来说,一顿早餐省下来的钱已足够他们为子女添置文具,或是坐巴士去远一点的地方玩。

我感到这些面包,不只有包味,还带有浓浓的人情味。

(注) 民社服务中心获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推行“社区食物互助互联网”计划。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委员会副主席 关则辉先生》
关则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