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银龄「投资」之道



「每次上门探访,我都会携带一本簿仔,纪录长者的身心状态丶家居情况等,好让我能持续跟进他们的需要,并适时转介予社工。」月华说自己已73岁,记性差又不懂用手机,只好用原始的方式。她一笔一画仔细纪录,从不马虎,全因她作为照顾者的切身体会。「我的妈妈患有认知障碍症,行为及情绪每天都出现变化,因此我习惯纪录其生活细节,以便跟医生汇报。」

有见区内独居及双老长者未如妈妈般「幸运」有人照料,月华成为「编织健康」计划(注)的义工,希望善用时间及经验,帮助其他有需要的长者。她不时探访长者或陪伴他们覆诊,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成为守护长者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早前探望一位独居长者时,发现药物未分好,细问下才得知原来她的家人已好几天没有前来探望。为免她胡乱食药,我便替她把药分好,并定时致电,提醒她依时食药。」

月华笑言这份义工的回报不错,除了能认识街坊及社区外,更在计划的「时间银行」赚取「时分」,以兑换其他服务。「计划其中一个协作夥伴为无障碍的士,我便用『时分』换取此服务,接载妈妈前往覆诊。以前觉得做义工比较单向,没想过可以储存『时分』帮到自己呢!」

计划社工阿Dee指有见深水埗区人口老化问题严重,计划其中一个切入点是推动有心有力的长者成为义工,共同承托区内长者的需要。他盛赞长者是社区的瑰宝:「在鼓励及培训下,他们不但发挥所长作出贡献,更成为计划的推动者,例如月华积极为计划筹备时间银行,协助构思内容丶设计宣传品丶联系夥伴等。这班义工作为当区居民及长者,不但比社工更了解长者的需要,而且能带动其他长者参与社区及互相支援。希望计划结束後,他们能继续当家作主,建立互助互惠的社区文化。」

注: 编织健康由社区投资共享基金资助丶民社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推行

撰文: 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委员会主席关则辉先生
photo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