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包有包味



每逢星期一及五,陳女士晚飯後都有一個節目,就是到附近一家麵包店收麵包。

「步行要20分鐘,我就當減肥。」陳女士笑說。她去收麵包時,兩個分別五歲及三歲的女兒就交給丈夫照顧。「老公唔得閑,我就帶著她們兩個去,等她們幫嚇手。」

陳女士是新來港婦女,靠丈夫工作養活一家四口。後來街坊介紹她去民社 (注) 領取街市的剩菜,慢慢和一些婦女混熟了,大家都不想只是受惠,便加入成為「糧友大使」,幫忙收菜和麵包,派發給有需要的街坊。

「很開心,一來自己和街坊都有得吃,省回不少錢;二來是環保,不會浪費食物。」

藉著麵包,陳女士一家人與左鄰右里連繫起來。「有位住在附近的婆婆,之前大家很少傾偈,後來我分麵包給她,大家有了話題便不知不覺熟起來。」

麵包可能只值十元八塊,但對基層家庭來說,一頓早餐省下來的錢已足夠他們為子女添置文具,或是坐巴士去遠一點的地方玩。

我感到這些麵包,不只有包味,還帶有濃濃的人情味。

(注) 民社服務中心獲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推行「社區食物互助網際網路」計劃。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副主席 關則輝先生》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