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8期基金通訊 — 共•商•善舉
計劃大發現 - 樓住愛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執行機構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 (竹園馬田法政牧師長者綜合服務中心)
計劃推展期 2016年11月14日至2019年11月13日
對象 地區居民
推行地區 黃大仙區竹園南及北邨
資助金額 $2,772,000
計劃目標
  1. 以身、心、靈健康作介入點,凝聚邨內居民,建立團結及互信的社區氣氛
  2. 培訓樓長及組織鄰里互助隊,為獨居、雙老及隱蔽長者編織關懷支援網絡
  3. 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促進不同社區團體關注及迴應長者需要

黃大仙竹園南及北邨於八十年代落成,依山而建,環境清雅,邨內居住著一群熱心居民。「樓住愛」計劃舉辦身心靈健康活動,當中有250名義工協助,其中70多位居民成為樓長,為獨居、雙老及隱蔽長者建立社區互助網絡。

「樓」住好鄰舍 「竹」起互助網

70多位樓長是社區的「收風耳」和「千里眼」,於社區生活或與街坊閑談間發掘及掌握不同長者的需要,並主動拔刀相助,例如有長者受傷、平安鐘損壞或不懂預約門診服務等,樓長便迅速提供支援或轉介資源,成為長者的「及時雨」。

街坊少梅就體會過及時雨的溫暖。較早前她因在手術後行動不便,終日在家悶悶不樂,年輕樓長小源知道後隨即探訪她,並爲她維修電腦和製作筆記,讓她可以安坐家中在網上學習「八段錦」。長者樓長金好則負責關心和開解少梅,緊密與她聯繫,成為同座的好照應。在兩名樓長雙劍合壁協助下,少梅終於面露歡顏,並表示:「在我的康復過程中,樓長的體貼和關懷,猶如在冰天雪地中給我溫暖,令我感到不孤單。」現時,計劃的70多位樓長已為竹園南及北邨搭建了鞏固的互助網絡,讓各「樓」座居民都居「住」在「愛」己及人的社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同心協力 適時而作

居民泉叔笑說:「住了30年,因參加計劃,才第一次進入青少年中心結識年輕人,感到自己也年輕了!」玉珍亦興奮地說:「護士教識我使用血壓計,日後便可以幫鄰居量血壓了!」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計劃鏈接了醫院、地區組織和社福機構,使參加者能夠擴濶社區資源和人際網絡。同時,計劃成立了「竹園南北邨長者網絡關注組」,推動跨界別團體同心協作,當察覺到區內人士有需要時,便會迅速採取行動作出迴應,促成地區組織和夥伴之間的互助與互惠。相信在關注組的帶動下,竹園南北邨不但是個「樓住愛」的屋邨,更是一個人情味豐厚的社區。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圖片



跨界別
協作


提供醫護知識培訓
(聖母醫院、私人執業醫生)


健康支援服務、探訪長者
(大專院校醫護學系、區內學校)


轉介居民、協助宣傳、反映社區需要
(竹園北邨業主立案法團、竹園南邨互助委員會)


轉介義工、合辦活動/服務
(區內社會服務單位、義工組織)


探訪長者
(積金局義工隊)
邨內居民接受培訓後,關注社區需要,並鏈接各專業提供支援,
配對有需要長者,建立守望相助的鄰里支援網絡
策略
舉辦健康活動凝聚居民 組織鄰里互助隊 成立跨界別平台
以制訂方案迴應長者需要
網絡建立
樓長網絡 長者支援網絡 竹園南北邨
長者網絡關注組
共建「樓」「住」「愛」的人情味社區